當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精密制造工廠的智能化趨勢變得十分明顯。由于精密加工智能化是一個系統的概念,所以我們要全面的去認識它,要求每一環節都要穩定,精度可控。一個小小的薄弱環節就會拖累整體,可以導致智能化失敗。
智能化注重整體的平衡
智能化重視關鍵的部分
智能化關注最弱的環節
生產投資戰略
為什么智能化制造是發展趨勢?
多品種產品的自動化加工需求
企業轉型加速
新產品更新周期縮短
人力成本的增加
單件成本被一再壓縮
產品高精度化,穩定性需要
可以說,每家工廠生產的投資戰略目標是相同的:都要求縮短時間、減少人員(自動化)、降低技能要求(智能化)、設備性價比高、穩定,安全,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提升利潤。
02
不同產品的智能化制造差異
不同的產品,它可實現智能化制造的難度程度不一樣。一般來說,產量越大,品種越少,越能享受智能化制造帶來的紅利。
多品種少量加工-精密模具
單件產品利潤較高,產品以質為主,自動化系統復雜,制造精度更依賴于設備本身。
多品種中量-醫療/航空零部件
產品種類較多,穩定性要求較高,產量中等,自動化需求有增長趨勢。
少品種量產-汽車/3C零部件
單件產品利潤低,產品以量為主,自動化是必須要求,制造效率和單件成本至關重要。
03
自動化柔性集成工藝
智能制造就是要打破不同機種之間的壁壘,實行自動化柔性集成工藝。
智能制造優勢:
集中信息管理所有工藝和設備
線平衡率最大化
柔性制造管理
無單獨料庫
無單獨設備上下料
避免各機種間“隔閡”
多品種少量加工自動化
1)自動化的前提必須是穩定性的設備,確保精度與可再現;
2)把標準化的經驗和技能數據化、流程化、規范化,自動化水到渠成;
3)防止操作人員誤操作導致機械事故和人員安全事故;
4)操作者的技能和經驗值規則化來保證產品質量;
5)復雜的工作簡單化以便新員工也可以做出高質量的產品。
模具行業自動化解決方案
1)機外預調系統,設備利用率達到85%以上;
2)多組電極一起編程,一臺石墨機床加工120~150個電極/天;
3)引進RFID,模具加工無紙化,RFID芯片控制流程;
4)導入自動化管理系統,操作人員1天培訓就可以上崗。
在制造業中,要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生產設備與自動化方案作為固定資產占比最大的投資,決定產品的等級和企業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