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專精特新”】精密加工的“小巨人”
編者按: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頂天立地的龍頭企業、大型企業,更需要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為“生力軍”“預備隊”。近年來,我市在加快推動中小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方向發展上持續用力,引導培育了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不同行業和領域“補短板”“填空白”“鍛長板”,成長為行業領跑者和推動經濟發展的“活力因子”,釋放出“大能量”。這些“小體量”企業憑什么成為“小巨人”?這些“專精特新”企業蘊含著哪些發展潛能?即日起,策劃推出走進“專精特新”系列報道,解密其發展與成長壯大歷程,供參考交流。
精密鑄造、精密加工、表面處理等先進技術,生產經營不銹鋼、耐熱鋼、碳鋼、低合金鋼、高溫合金、有色合金等材質的各類高難度精密鑄件及其深加工產品的企業。擁有400余家穩定的客戶群體,具備月產130萬件高難度精密金屬零件的能力,目前80%以上的產品出口到歐盟、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2022年度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加強技術創新。公司配有真空熔煉爐,可生產鎳基和鈷基合金產品,單重范圍:0.001-25Kg;配有粉末燒結激光快速成型機、光固化快速成型機,可用于快速提樣及小批量產品的快速制作;配有先進的鑄造模擬軟件輔助產品過程工藝設計,可利用溶芯、陶芯、鹽芯、C-1型砂等特殊工藝,實現結構復雜的產品開發;配備五軸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等國際先進的機加工設備,用于加工高精度精鑄產品;配有全自動射蠟機和射蠟工藝群控系統、自動制殼機械手和干燥間溫濕度自動控制系統、全自動切割機、帶蠟料除水功能的先進脫蠟釜,可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擁有快速干燥技術,可縮短制殼干燥周期;配備光譜儀、射線檢測儀、鐵素體測量儀、電子萬能材料實驗機、電子金相顯微鏡、三坐標測量儀等80多臺先進的檢測儀器,用于產品質量檢測,確保產品符合標準和規范。
緊抓智能制造。企業設立之初即與清華大學聯合開發了專門針對精密鑄造管理模型的管理信息系統(MIS),并于當年在業內率先實行了微機化信息管理;2012年,新上鑄造模擬軟件輔助產品過程工藝設計,大幅縮短產品交付時間,有效降低試制成本。2019年,引進了DNC、ERP、BPM、MES、PLM等信息管理系統,滿足了企業對銷售、采購、生產、倉儲、成本、財務、HR、質量及研發管理的需求。2022年,在全廠范圍內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在原項目的基礎上,對設備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淘汰舊設備,新購置自動化設備(設施),及相關環保設施等約78臺(套),實現高端精密金屬制品生產線自動化的升級改造。
強化內控管理。完善的管理才能順利保障生產,確保產品質量過關。企業建立了技術管理、業務管理、生產管理、財務管理、采購管理等制度,完善了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全力做好生產經營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員工自主創新的積極性。在生產管理上推行精益生產方式,現場推行5S管理。高度重視企業質量管控能力建設,目前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ATF16949:2016 汽車生產件質量管理體系認證、LR罐閥產品工廠認證、德國壓力容PED/AD2000認證,及國際九大船級社的船用產品認證。
專精特新“小巨人”,是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中的“優等生”,對于解決“卡脖子”難題意義重大。